1981年,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確定了新的定義——“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2013年12月,在中央舉行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習近平指出:“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盡管他們擁有很高的理論水平、豐富的斗爭經驗、卓越的領導才能,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認識和行動可以不受時代條件限制。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并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span>
對待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的正確態(tài)度,應該是繼承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毛澤東本人以往的戰(zhàn)略思考和指導方式(尤其是解放后的決策)則應一分為二,繼承和發(fā)展其精華,并以其失誤為戒。
1.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學說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軍事思想
習近平最近強調共產黨人要“不忘初心”,這個“初心”就是共產主義的理想。馬克思主義指引了人類追求自身解放,恩斯斯在馬克思逝世后對其理論功績的評價概括為兩大方面——剩余價值學、歷史唯物主義。前身引導了被壓迫階級的反抗,后者為革命者提供了認識世界的武器。毛澤東從走上革命道路起,便信奉唯物史觀,也是他哲學思想的基礎,也是其領導藝術的理論淵源。
毛澤東戰(zhàn)略思想的形成,是在與國內外強大敵人的長期作戰(zhàn)中逐步形成、完善并趨于成熟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
毛澤東回憶早期學習馬克思主義,只學了四個字即“階級斗爭”,他早期閱讀的馬列主義著作也主要是列寧的著作。1925年毛澤東寫下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開篇就提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一思考,反映出毛澤東在大革命時期就在獨立思考中國革命的總體戰(zhàn)略。
在1927年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戰(zhàn)爭實踐中,毛澤東解決了如何以土地革命發(fā)動農民、如何建設軍隊、如何建設根據地這三個核心問題,從而提出了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戰(zhàn)略原則。
2.理論家與統(tǒng)帥的雙重地位結合使毛澤東形成深邃哲學思維
在古今中外戰(zhàn)爭史上,像毛澤東那樣集軍事統(tǒng)帥與理論家于一身的人物非常少見。他既能從親自領導的戰(zhàn)爭經驗中總結出軍事理論,又可以把自己提出的理論付諸實踐和反復驗證,這個實踐的特點是古往今來許多軍事家所不具備的。
實踐第一,尤其是深入中國革命的實際,這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基礎,也是他后來一系列軍事業(yè)績的思想基礎。
毛澤東作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首先在于他是一個杰出的戰(zhàn)略家。在重大關頭,他做出一系列關系國家前途的決策,即“大戰(zhàn)略”方面的決策。例如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戰(zhàn)爭取得最后勝利,在國際戰(zhàn)略全局上恰恰是利用了全球范圍的兩大力量對峙。1949年初,毛澤東在西柏坡總結:現在世界形勢是兩個老虎對峙,一個紅老虎,一個白老虎,我們正好利用這個間隙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
3.革命性與民族性統(tǒng)一造就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戰(zhàn)勝強敵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毛澤東曾總結說:所謂戰(zhàn)略戰(zhàn)術者,講過來講過去無非就是四句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毛澤東解釋這一思想,其基本精神就是不要跟在人家后面走,要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你發(fā)揮你的優(yōu)勢,我發(fā)揮我的優(yōu)勢。你依靠先進的武器,我依靠有覺悟的人民。我能吃掉你時就吃掉你,我吃不掉你時也不叫你吃掉我。
在革命戰(zhàn)爭、保衛(wèi)國家的軍事斗爭中,乃在國家建設事業(yè)中,毛澤東這種發(fā)揮自身長處,強調自己有一套獨特做法的思想,一直是人們堅持走中國特色道路的指南。